埃及

非洲最大王牌养活了25非洲人口,单埃


众所周知,尼罗河是全球最长的河流,全长公里,远远超过亚马逊河和长江等世界著名大河,被誉为“非洲主河流之父”。作为一条国际性河流,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等7个国家。

非洲大陆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尼罗河流经的面积就高达万平方公里,几乎养活了2/5的非洲人民。事实上,如果没有尼罗河流经撒哈拉大沙漠,很难想象埃及南部以及苏丹因为缺水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尼罗河也有一个世人皆知的“大秘密”,那就是尼罗河虽然长过亚马逊河、长江、刚果河等,但其淡水量却很难让人恭维。现实中,尼罗河约有1/3流淌在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的贫水区,另有1/6流淌在年降水量25至毫米的干旱区。

由此也造成了一个“尴尬”局面:淡水资源不及亚马逊河的1/45,长江的1/12,甚至连珠江水量都是尼罗河的4倍。如果单从尼罗河来看,其水量又主要来自四条支流:青尼罗河59%,白尼罗河14%,阿特巴拉河13%,索巴特河14%。

如果按流域内人头数来计算,每个人每年也仅仅能分到立方米的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淡水资源对于尼罗河沿岸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事实上,为了争夺尼罗河水资源,埃及和英国早已“蠢蠢欲动”,都想获得对整个尼罗河流域的控制权。最终英国技高一筹,在20世纪初成功控制了除埃塞俄比亚之外的主要尼罗河沿岸国家。随后英国更是凭自身喜好,主导了对尼罗河水资源的分配。

按英国的分配方案,埃及从尼罗河每年多亿立方米水量中,获得了亿立方米,而苏丹仅获得了40亿立方米。很明显这种分配方式并不公平,没有考虑到领域内其他沿线国家的利益。尽管后来稍作调整,但也未能成功化解其中的利害冲突,而埃及却凭借强大的国力占据了其中的大头。

对于埃塞俄比亚等国来说,这明显是不可接受的,它们除了纷纷表态协议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力外,还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也有权分一杯羹。事实上,在这一波抢水浪潮中,数埃塞俄比亚最为抢镜。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源自埃塞俄比亚的河流对尼罗河水量的贡献率高达80%左右,单就青尼罗河就贡献了其中59%的水量。而这也是埃塞俄比亚敢于叫板不公平分配协议的最大“王牌”。过去,埃及凭借强大国力成功阻挠流域国家开发尼罗河。

但这只是过去,随着埃塞俄比亚已崛起为非洲制造业中心,其已具备了独自开发尼罗河的能力。年4月,埃塞俄比亚在青尼罗河上为一座水力发电站举行了奠基仪式,而这座水电站就是名震非洲的复兴大坝。据悉,复兴大坝高达米,长米,装机容量达多兆瓦。一旦建成,毫无疑问将成为非洲最大的水电站。

手握复兴大坝的埃塞俄比亚,无疑将控制尼罗河近六成的水量。对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来说,这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不过,目前埃及也开始放下身段,日益趋向与周边国家就水资源分配进行合作。至于能不能化解尼罗河水资源分配难题,或许只能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dlwz/136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