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枷锁与手链普通埃及农村生活中的曲折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七千多年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种文明的洗礼,从古埃及文明到公元7世纪伊斯兰文明的出现,埃及从古法老的后裔变为了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多种文明也在不断冲击着这片神秘土地。

近代的埃及遭受了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入侵,为了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和建立阿拉伯人的帝国,当时的执政者穆罕默德·阿里在保留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消灭马木留克势力,统一全国。兴办起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军队,培养出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这些措施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实际上赢得了独立。但年英国等列强胁迫阿里接受伦敦条约,改革失败,埃及走上了半殖民地道路。这一时期埃及人民的起义运动此起彼伏,埃及社会动荡不已,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埃及经济连年衰退,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直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被迫承认埃及为独立的国家,但并未终止对埃及的殖民。这更加地激发了埃及的民族主义,各种革命政党应时而生,一场埃及社会彻底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大革命孕育而生。

《枷锁与手链》

叶海亚?塔希尔?阿卜杜拉著

马伟民译

五洲传播出版社

《枷锁与手链》正是以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背景,描写埃及社会中普通的农村生活。作家选择了以古法老遗迹众多的埃及南方卢克索一带的农村为故事地点,这一带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文明古迹遍地可寻。古代法老的历史神话故事如繁星般散落在民间,同时也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入,使该地区盛行着苏菲神秘主义,也主导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传统世俗的封建统治与封建思想的长久侵蚀使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封闭且保守。埃及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处处都有着相同的印记。小说透过埃及南方这一多元的文化背景,揭露女性的生存现实。该篇小说发表后便在埃及社会引起了轰动,小说被改编为话剧,拍摄成电影,在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影响强烈。

《枷锁与手链》于年完成,小说围绕埃及的民俗与宗教,以埃及近代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以埃及南部古代法老遗迹众多的乡村为叙事地点,以祖孙三代——外婆、母亲、女儿,三位女性的曲折命运为主线,勾勒出了近代埃及社会农村妇女的真实生活状态。祖孙三代女性的凄惨命运及埃及社会农村对妇女的固有封建观念,就如同无形的枷锁一般禁锢着她们。而这些农村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对爱情的向往就像所有女孩子都喜爱的手链一样,是那么的美好与珍贵,但如此美好而珍贵的东西往往要让她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埃及诗人、短篇小说家叶海亚?塔希尔?阿卜杜拉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埃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年出生于埃及卢克索的卡纳克小村庄。此小说正是以叶海亚最为熟悉的故乡为背景展开,小说揭露了封建观念如同一把重重的枷锁对埃及底层妇女进行着毫无反抗的残害。埃及著名的大文豪、诺贝尔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1]等作家也常有同样反映封建观念及封闭落后的宗教思想对人性摧残的优秀作品出现,但多以男人故事为主要脉络,叶海亚此番以女性视角来叙述故事实属罕见。《枷锁与手链》正是一个窗口,一个我们可以透视近代埃及社会农村生活的窗口,也是了解当时埃及社会妇女地位与生存状态的缩影,更是埃及普通人民爱恨情仇真实情感的表达。

叶海亚?塔希尔?阿卜杜拉在埃及文学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太阳的爱人》,同年又发表了另一篇短篇小说《绿茶山》,后来发表了他的小说集《三棵小桔树》。从年至年间有多部诗歌与文学作品问世,其作品语言干练,内容带有浓郁的埃及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与揭示埃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和思想。他的作品在埃及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影响广泛。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意大利语、德语等。众多作品被搬上荧幕或改编为话剧。年4月9号因车祸英年早逝,文学界纷纷撰写悼文纪念。其中埃及著名的大文豪优素福?伊德里斯(?????????)以一篇《陨落之星》为题纪念他,并发表在《金字塔》报。

马伟民

年3月埃及

(译者:马伟民,男,年生,回族,甘肃临潭人,毕业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曾留学于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现任教于埃及巴德尔大学汉语系。曾参与合作翻译《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

注释:

[1]纳吉布·马哈福兹(年—年),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纳吉布四岁时就被送到私塾学习《古兰经》,接受宗教启蒙教育。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dlwz/59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