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埃及 > 地理位置 > 花钱的时候,他们从没想过自己穷
当前位置: 埃及 > 地理位置 > 花钱的时候,他们从没想过自己穷
「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今年火了。年轻人喜欢拿这个词来自我调侃,但不管实际过得怎么样,“看起来过得好”是这届年轻人的生活哲学。
互联网剁手时代到来,消费更强调个人化、个性化。在此维度下,我们跳出个体,就消费和钱这件事,收集了几百位年轻人的数据和故事,并和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进行了深入交谈。
继上期的「被裁青年」后,年度青年系列的第二篇,我们把视角转到“天天哭穷”的年轻人身上,他们的钱到底去哪了?
文
贫困青年们
整理
KrLab
无论月薪低于5k还是高于2w,大家都觉得自己在「隐形贫困青年」的辐射范围内。那么冠以这个词自居的年轻人到底有多“穷”?
通过数据,我们见到了关于新世代的消费账单、消费记录、消费历史和消费态度。
本次调查中,22%的受访者是85后,45%的受访者是90后,16%的受访者是95后。85年之后出生的受访者占全部受访者的83%。
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新一线城市峰会暨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为参考,自嘲为“隐形贫困青年”的年轻人,80%以上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的确,年轻人普遍挣的不多。接近一半的受访者月收入在5k及5k以下,1w以上月收入的受访者仅占23%。根据某招聘网站《人才趋势报告》显示,二线以上城市的月均工资线元。
调查显示,66.7%的受访者月支出在5k以下,基本上与月收入在1w以下的比例一致,这说明多数年轻人每月尚有剩余。同时,月支出1万以上的受访者仅占比9.4%。
根据以上两张图表反映,整体上年轻人挣得越多,花的越多,且不害怕月光,有近50%的受访者是月光甚至是负债的状态。但也有5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月有剩余的,总体来说年轻人的消费比较理性。
衣食住行作为最基本的支出毫不意外占据了年轻人支出的最大头。
每天叫5次外卖的吃货、忍受不了合租的拥挤而选择付高昂房租的独居客、忍不住囤重复无用生活用品的吃土少女。对于他们来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钱换生活的品质、高效,是再正常不过的思维模式,彼此都心照不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支出被反复提及,这些类别代表了这届年轻人当下的生活状态、面临的纠结和特有的态度。
关键词一:健康
「年龄的焦虑让我直奔香港。」
Mia26岁月收入10-15k今年花了快5万在身体健康方面
其实有时候你做一个决定只需要几秒钟。
和同事聊天的时候听说她朋友得了宫颈癌,治疗花了好几万吧。我回到工位上一算,一针疫苗才几千,花几千抵御几万的风险,很值。
我本来想等大陆上了再打的,才,比香港便宜一半多,但听说27岁再打就过了黄金年龄了。深圳这边有了之后,采取预约排号制,我今年26,27岁前我可能是排不上了,年龄的焦虑让我直奔香港,打了第一针。
近期还打算做近视眼手术,大概2-3w;今年也开始整牙了,总共需要2w左右。这么算下来,这一年在健康方面的投入,有小5万了。
可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花钱给自己的身体更值的消费了吧。
「拖垮这届年轻人的,可能不是父母的身体,而是自己的。」
小二25岁新媒体月收入10k-15k今年花1.3w元买了「重大疾病防护险」
每年美金,交25年,这构成了我今年最大的单笔支出。
很多人觉得你年纪轻轻买什么保险啊,但我是真的怕。自从毕业做了新媒体,就过上了没日没夜的生活,正常状态是加班到10点,熬夜到2、3点,第二天还要8点起来做推送,周末也要值班。工作两年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没一个朋友相信我是“90后”。本来觉得熬夜和加班没什么,但有一天只睡了3个小时后起来工作,心跳加速,大脑隐隐作痛。
我害怕了。
不过我没有选择换工作,我不想改变现在职业上升的状态。其实比身体出问题更令我担忧的,是拖累我的父母,一旦有了大问题,可能会造成一个家庭的倾家荡产。没经过太多考虑,我去香港买了一家知名的保险,每年要交1万多。这笔钱对我来说不算少,但我咬咬牙也付了,妈妈说想帮我拿这笔钱,我拒绝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稳定,应该我来守护,不是么?
这届年轻人不容易,挣得不多但付出的可不少。在这种情况下,保险是一个最理智的选择,但也是最坏的结果,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身体,别学我。
关键词二:精神力量
「感谢他,让我能在北京坚持下去。」
今年花呗还清了吗28岁宣传策划月收入10k-15k今年花了2w在追星上
这是我粉他的第三年。
买代言产品、买杂志、买周边,虽然不贵都是几十块、几百块,但积少成多,每年下来一般都有几千块,今年自己挣的多了一些,算下来花了差不多有2w。总觉得日子已经这么苦了,能有爱豆作为精神力量让我开心,花点钱也就花点钱吧。
按照我的学历和专业,毕业后去大学任教或者进入研究领域才是顺理成章,但当时还是一个人毅然来到北京,进入影视行业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我只是有个小心愿:可以以工作人员的身份站在他身边,跟他说一句“xx,你好。”
很巧的是,我入行不到一个月就见到了他,但心愿实现的时候我却并没有多激动。
那是在上海,他走红后的第一次大型粉丝见面会,我坐高铁去上海参加那个活动,一路上惴惴不安。活动大概两个多小时,他在台上跟大家做游戏、唱歌、聊天分享心路历程,我在台下坐着看着他,当时的心情有一点点复杂,有那种作为粉丝的激动和开心,但是也会有一点点失落感。就是虽然我坐在了最前排,跟他也就隔了十米,但他是闪闪发光的明星,而自己只是他千万粉丝之一,很渺小。
明星几乎都是全年无休,每天大概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会不会觉得这个职业很辛苦。他也从来不卖惨就很坦然地说:“你觉得自己的辛苦,那谁的工作不辛苦呢?舒服是留给死人的,你想舒服那就闭眼吧。”
说真的,这句话看起来是很普通的心灵鸡汤,但可能因为增添了偶像滤镜吧,确实有非常多次鼓励到我。我上一份工作的确挺累的,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日,随时随地接到消息就会开始加班,工作到晚上12点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有好几次都差点坚持不下去,但每次想到我爱豆的这句话就还能再坚持一下下。
我从上一份工作离职的时候,已经成为这个行业里做的比较好的人之一,也受到很多同行的赞许。我觉得是努力和坚持成就了自己,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感谢他的那句话,在很多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都是因为他这句话又坚持了下来。
之后也因为工作的缘故和他见过几次,每一次我都有在变得更好,不会再有第一次见到他时那种渺小的感觉了。
「我一个糙老爷们,从没想过能这样耐心,还不是对人。」
夏先生28岁销售月收入10k-15k今年养猫花了约6k
一个人在外地打拼挺孤独的,也没有什么朋友在同城,所以就买了只小猫,花了。开始打针、买猫砂、猫粮、猫砂盆花了多,现在一次给它买吃的用的也就两三百,开销不大,但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每天知道有个小家伙在家里等着我,回家的路上会很有动力,想早点回去陪它。
不,应该说是它陪我。
刚买回来的时候才2个月大,询问了几个身边养过猫的朋友,了解了一下几个月到几个月分别吃什么猫粮,换着样的给主子买吃的;还有猫砂,猫砂的支出很多,因为经常换,有的用了一次就扔了,不好用;猫屎太臭了,白天一整天上班,不能及时铲屎,一回到家那个味道真的是想揍它。
那天我和室友3个大老爷们,一人抱着一个手机,翻淘宝,研究不同的猫砂,一条条看底下的评论,但换了7、8种了,至今没有找到真的“没有味道”的猫砂,也是很绝望了,但想想那个场景就觉得特逗。
每天早晨刮胡子的时候,它会歪着脑袋蹲在旁边看着你,跟着你的动作一会儿看这一会儿看那儿。刮胡刀嗡嗡的响,它就好奇,一直蹦起来要跟你抢,经常撞到镜子上,傻傻的。有几次因为早上起来逗它差点迟到。
磨人的小妖精啊。
关键词三:婚姻
「每次给份子钱的感受是,“对我来说这是一笔有去无回的钱”。」
嫱嫱28岁新媒体15k-20k月收入今年参加婚礼随份子花了近1w
对于结婚早就失去兴趣的我,每次给份子钱的感受是“对我来说这是一笔有去无回的钱”。当然会有些不情愿,因为我不觉得钱给多少能衡量出我对一个人的感情和祝福有多真挚,从我第一位闺蜜结婚时的红包,到第二位闺蜜结婚时的红包,这笔有去无回的金额还在随着物价上涨而不断攀升。好无奈啊,但现实就是如此。
最近一次参加婚礼是大学好友结婚,五个死党也借此机会聚在了一起,特别强力的感觉是“中年人的疲惫感扑面而来”,本来应该开心的情境,却恰恰因为结婚这件事而沉重起来,一位已婚朋友坦白了在闹离婚,“心力交瘁”,一位已婚朋友抱怨因为孩子一年没有和老婆进过电影院。交谈没到半个小时,烟灰缸早已被烟头覆盖得满满的,大家一致得出的结论是:“羡慕你,别结婚,一个人自由。”
即便如此,我同龄的朋友同学集中在近两年完成了结婚这项艰巨又伟大的人生任务,对于结婚这件事,大家普通的态度是“给父母一个交代”,我没办法接受因为年龄到了而必须结婚这件事,爱情比如何定义关系伟大不是吗?
「到了成家的年纪,没挣到成家的钱。」
王梦27岁运营月收入5k-10k
今年结婚花了10w+
结婚真的花销太大了,婚纱照1万多,婚礼场地8万多,婚庆6万多,买房、装修,哪儿哪儿都要花钱。光婚礼场地我俩就找了小两个月,老婆要求比较高,我俩每个周末去3、4个酒店看场地,但都没有她特别满意的。价钱合适的宴会厅大小不合适、大小合适的顶高不够,还有的甚至要跟别的新人拼一个宴会厅用。我看哪个都挺好,但她能看上眼的都挺贵的,我拿不出那么多,她又不想凑合,一度僵在了那里。
有一次从一个星级酒店出来,她突然定在大马路上不说话就开始掉眼泪,说不想嫁给我了,觉得嫁给我特委屈。我当时看着她和她背后那个富丽堂皇的酒店,抱住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是真没办法啊,结婚这么多钱,很多都是花的家里的钱,爸妈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不能这么造啊。
婚礼毕竟一辈子就这一次,女孩子想要那种难忘的婚礼我懂,最后两个人互相退让了一点点,她降低自己的要求,我和父母商量每桌多拿出来的预算,终于把场地定了。感觉有点无奈吧,觉得自己挺没用的,到了成家的年纪,却没挣到成家的钱,最后还落得老婆、父母都有情绪。
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分歧,结婚真的不一样,两个人的问题变成两家人的问题。老婆当着父母的面说都可以、都满意时的表情,爸妈回家翻存折看余额的情景我都记得,以后多挣钱好好地对他们所有人。
关键词四:尽孝
「有时候,老人说的话,你不能太当真。」
蜗牛26岁月收入10k-15k今年给父母买礼物超过了1w元
我今年去韩国玩之前,妈妈给我打了个电话,「回来给你爸捎点东西,你爸在乎。」
我特诧异,「以前过年给你们买东西,你们不都说没必要?」后来我才知道,小时候我每次考得好,我爸都会向厂里的同事炫耀。毕业那年我爸非要我发公司的名字给他,原来不为别的,就为了在厂里跟同事显摆显摆。
今年的后几个月,包括父亲节母亲节、二老的生日、我每一次出差出行,都会给他们买点小东西,我爸还是会在电话里说,「我东西够用,你不用费钱」。但我妈跟我讲,每次收到东西,我爸都会露出那因为抽烟被熏黑的门牙,扑哧扑哧地笑。
我每次送完东西,都会畅想老爸在厂里和同事炫耀的情景,开头大概会是,「你看我儿子,我都说不用,他还给我买」。那样子,估计跟个老顽童一样。
有时候,你说也得满足老人这点虚荣心不是?
32%的年轻人觉得自己穷的原因是因为挣得少。除了必要支出外,接近30%的年轻人表示“消费很随意”、“不知道钱花在哪里”,这展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于花钱这件事,并不慎重,甚至有些任性。
但我们聊下来发现,看似任性的每项消费背后,其实是他们对于内心感受的尊重。
「盲盒的确没有用,但是她很可爱啊!」
五妹23岁月收入4k,月支出5k大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意思回到了老家,考了公务员,人生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倒是有了,钱却很少,到手不到4k。
一次和朋友玩接触了盲盒,顾名思义,盲盒的外观都是一样的,买回来拆开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或许是人生太多确定性了吧,反而盲盒这种不确定性让我爱上了它。
普通一点的盲盒59元一个,其实不贵,但想要凑齐一整套就要花翻倍的钱。盲盒一个系列可能有8个、12个不等,经常会买重,想集齐一整套,需要抽几个买几个,再跟有相同爱好的人换几个才能凑齐。
我现在大概有超过个盲盒了吧,虽然我也不知道摆在那里有什么用,还总是落土,但是看着她们就很治愈,心情会变好。
本来挣得就不多,更要买点自己喜欢的了。
「北京的冬天太冷了,早一点到家就能早一点暖和起来。」
霹雳贝贝29岁月收入10k-15k现在住的地方,步行到公司不到5分钟,房租每月5k。
我原来上班是挤地铁的,但北京早高峰太让人绝望,人贴人的空间连呼吸都要控制幅度,有时候一路闻着别人嘴里的早餐味到了公司,新买的黑绒鞋会变成白色,这些我忍了一年,终于在发年终奖那天决定不忍了。
有一天加班到10点多,就是北京气温跌破十年极值的那天,一出公司,眼泪直接自己就流出来了,真的太冷了。一个人走在街上受着冻,内心的孤独和疲惫也喷涌而出。
但好在只有5分钟,早一点到家就能早一点暖和起来。
「再怎么努力赚钱,也赶不上欲望的增速。」
心妖27岁月薪10k-15k在别人看我好像挣得不少了,当我仍然觉得自己是“贫困人口”。
我毕业4年,工资不断提高,但攒钱的增速却很慢。之前工资少的时候,买的衣服都很廉价,工资高了,就想买好的衣服,牌子的衣服。之前过得很粗糙,但挣得多后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dlwz/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