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投资合作指南》即将出版,
点击下方小船,了解这一行业首部工具书。
往期
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特别是在沿线港口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热情高涨,动作频频。为此,《中国航务周刊》自年5月份开始,推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推介,介绍“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特点和投资建议。同时,《中国航务周刊》将出版《“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投资合作指南》,这是行业内首部“海丝”港口城市招商引资工具书。
新加坡大士港:建设新一代港口阿尔及利亚中心港:地中海货物集散中心安特卫普港:争做“一带一路”排头兵吉布提港:东北非门户招商局港口——多哥洛美港项目推介招商局港口——吉布提港项目推介招商局港口——科伦坡港项目推介精彩导语
优越的地理位置,服务于欧亚非集装箱中转业务的定位,决定了赛德港近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围绕集装箱泊位展开,并由此衍生出巨大的投资机遇。
赛德港亦港亦城,位于埃及东北沿海苏伊士运河的北口,濒临地中海,地处非洲和亚洲、地中海和红海的交接点,地中海与曼宰莱湖之间人工填成的狭长条形地带上。
赛德港是埃及第二大港口城市,埃及赛德港省首府,被称为“埃及的香港”。年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修建,以当时派驻的总督赛德帕夏的名字命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赛德港的主要工业有造船、化工、鱼类冷冻及加工等,铁路可通往国内各主要城市。
中转贸易的机遇
赛德港是尼罗河三角洲东部所产棉花及稻谷的输出港,世界煤炭和石油储存港之一。赛德港也是世界最大的转运港之一,主要完成南亚与地中海各港之间的转口业务。
由于赛德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其港口功能的定位也是服务于欧亚非的集装箱枢纽港,也因此,赛德港近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集装箱泊位建设展开。
年,由中交集团承建的赛德港东部港区集装箱码头项目,竣工交付使用。该码头由4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组成,泊位水深17.5米,岸线长米,结构设计预留以后可浚深至18.5米。目前由SuezCanalContainerTerminal(SCCT)负责运营,未来赛德港东部港区将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服务。
年3月15日,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宣布,埃及以修建新苏伊士运河为基础,设立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经济区北起塞德东港(EastPortSaid)、南至苏哈纳(Sokhna),旨在通过全面发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将经济区打造成埃及的商业枢纽。
年8月,72公里长的“新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赛德港在整个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带动了运河地区物流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的大发展,也推动了赛德港集装箱运输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截止到年底,赛德港拥有36个生产性泊位,其中集装箱泊位7个。全港年设计吞吐能力万吨,其中集装箱货物年设计吞吐能力80万TEU。
投资非洲首选地
由于赛德港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其港口功能和地位在埃及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备受重视。赛德港也是服务于埃及腹地、连接北非内陆地区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从当前优势和未来发展需求看,颇具投资价值。
首先,从埃及内部角度看,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属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埃及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随着塞西执掌埃及政权之后,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成为政府主要经济政策。
年,埃及计划部公布的“埃及远景发展规划”和年埃及政府制定的“埃及”计划中,均提出了未来经济复苏的三大重点任务,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吸引外部投资和加大人力资源发展投入。在上埃及地区、新河谷地区、西奈半岛以及苏伊士运河地区,埃及政府将投入更多资金,加快农业、工业、贸易和交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均为中资进入埃及市场创造了条件和必要的保证。
其次,从中埃两国战略合作契机来看,埃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赛德港则位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和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战略规划的交汇点,是中埃两国经济合作的桥头堡,战略位置极佳,且不可复制。两国在战略上高度契合,赛德港及周边地区未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投资者进入,因此,港口及相关产业园区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近些年,我国在埃及赛德港的投资、建设、运营等工作,为该港的后续开发,以及由港口装卸向临港产业延伸,逐步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除了中交集团的码头项目外,赛德港南部的中埃经贸合作区,由埃及泰达投资公司(中埃合资,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持股75%、天津开发区苏伊士国际合作公司持股5%、埃及埃中合营公司持股20%)作为项目开发、建设、招商和管理的实施主体,为港口及周边腹地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截至年底,中埃合作区起步区共有中资企业68家,石油装备产业园区、新型建材产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最后,从长期看,埃及政府正在研究多个国家层面的工程建设,包括苏伊士运河中轴线项目和全国铁路网络建设等。因此,不论是宏观发展环境还是政策导向,以港口、产业园区、铁路、公路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将是未来埃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占地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3亿美元的中埃合作区扩展区,已经启动建设,将吸引投资20亿美元。项目建成后,计划吸引至家企业入驻,实现销售额80到亿美元,提供约4万个就业机会。合作区不仅市场广阔,还具备生产成本低、政策保障完善等优势,是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首选地。
赛德港与中埃合作区的紧密配合,加上苏伊士运河改造工程的竣工运营,以临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吸引中国企业参与在该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与运营。
分段开发控风险
对于中国而言,中埃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企业涉足埃及港口及临港产业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可以“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为核心区,进一步扩大港口、仓储、物流、临港加工为一体的港口经济发展模式,除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介入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为其他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引领和平台。
具体到赛德港,其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充满潜力的国内市场,便利的国际贸易条件,以及在非洲内部较为完善的技术设施,均值得中国企业北京那所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lsyg/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