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苏丹领土深入埃及,埃及修建水坝,淹没了苏


苏丹和埃及地处北非,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指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这片土地面积广阔,蕴含石油、天然气,磷酸盐等资源,但最大的特点就是干旱缺水。

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到副高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因此气候特别干旱。即使北部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但由于沙漠面积广阔,受到来自沙漠干热风的影响,降水也非常稀少,和南欧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由于气候终年干热,降水稀少,北非很难形成河流和湖泊,因此河流和湖泊特别稀少,即使是一些季节性断流的河流也会显得非常珍贵,而大型河流可谓是极其珍贵。其中的珍贵程度,可能只有干旱地区的人才能体会,生活在水源充足地区的人,拧开水龙头就有水,肯定很难感受其中的艰辛。

由于干旱缺水,北非国家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也比较集中。北非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个是地中海沿岸,一个是尼罗河沿岸。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北非地区的苏丹和埃及,给两个国家带来了水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埃及的人口能够达到一亿,成为北非人口最多的国家,苏丹人口规模也不小,约有四千万人,这都要感谢尼罗河。

埃及和苏丹两国对尼罗河极为重视,在当地人眼中,尼罗河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影响着两国一亿四千万人口的生计。特别是埃及,由于人口太多,对水资源安全也更加看重,所以在年,埃及投资九亿美元,历时十年,在尼罗河上修建了一座水坝。

这座水坝名叫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大约九百公里的尼罗河之上,最大坝高米。它将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拦腰截断,南部形成了宽约35公里,长约公里的纳赛尔湖。

纳赛尔湖面积广阔,可以吞下尼罗河一年的径流量,有效地保证了埃及一亿人口的用水安全,但纳赛尔湖也淹没了尼罗河沿岸很多地区,甚至埃及的一些历史古迹,也因此沉入湖底,此外还有苏丹的的部分领土也被大水淹没,导致很多苏丹人被迫迁徙。

苏丹被淹没的领土名叫瓦迪哈勒法尖角,位于埃及与苏丹边境的尼罗河两岸,是一块深入埃及版图的苏丹领土。埃及和苏丹两国基本以北纬22度线为界,埃及在北,苏丹在南,但在尼罗河沿岸却产生了一个宽9公里,长25公里的区域,位于北纬22度线以北,属于苏丹管辖。

这块领土的产生也和尼罗河有关,十九世纪末,英国划分埃及和苏丹边境时,由于两国交界地带大部分是沙漠,便使用经纬线划界,产生了一条基本为直线的边界。但尼罗河沿岸适宜居住,有一部分苏丹人生活在北纬22度线以北的尼罗河沿岸,英国便在地图上大笔一挥,将这块宽9公里,长25公里的区域划给了苏丹。

英国的做法,等于划走了部分尼罗河河段及沿岸土地,埃及自然不愿意。不过淹没苏丹领土,埃及也并非有意为之,埃及修建水坝的目的只是为了自身的长远考虑。

在水坝建成之前,大约有52个苏丹村庄位于北纬22度线以北,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水位上涨淹没了这片区域80%的陆地,很多苏丹人只能迁移到北纬22度线以南,苏丹在南部新建了一座城镇,以安置这些人。所以事实上,埃及修建水坝形成的人工湖,并非完全属于埃及,埃及境内的部分约占人工湖总面积的83%,苏丹约占17%。由于苏丹同样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埃及建设水坝,虽然淹没了苏丹领土,但产生了人工湖,实际上也对苏丹有利,所以苏丹领土被淹,也没有引起两国的争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xzqh/136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