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新机遇
埃及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也是首个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发展计划不谋而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基于海陆联运的建设发展,包括建设桥梁、道路、港口、延长交通运输线路,而埃及正致力于全面重建基础设施,建设新港口、新道路。年10月11日,埃及举行新首都建设启动仪式,中资企业由此找到一处新的“淘金地”。不仅如此,包括众多科技企业在内的中资企业都将在埃及找到越来越多的新机遇。本期“一带一路”前沿,记者带你走读埃及。(赵海建)
读
开罗城市问题日益严重,正在建设中的新首都被寄予厚望,由此带来的大量基建工程也成为中资企业新的“淘金地”。
年3月18日,由中国建筑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说,中资企业承建的埃及新首都核心区地标性建筑,其意义远超经济层面,不仅会成为中埃产能合作的重要“标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标识,更象征中埃两国乃至中非长期而坚固的友谊。
年前后,埃及政府为了解决开罗城市的无序化发展,以及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问题,在开罗周围建造了数个卫星城,其中包括十月六日城、斋月十日城、新开罗等。这些城市的营造给了中国企业大量的投资机会,如中国中铁中标了开罗与斋月十日城之间的轻轨修建合同,中国国家电网则获得了总长逾公里的埃及电网改造合同。最近几年,埃及政府推出的新首都建设工程,成为中资企业新的“淘金地”。
剧变化的新首都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开罗逐渐被无序化的城市发展,以及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治理问题压得透不过气来。
由于缺乏本土汽车工业,埃及汽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汽车几乎是每个埃及家庭的必备,首都开罗几乎见不到除公交车之外的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价廉物美的中国车在这里颇受欢迎,路上经常会看到奇瑞或比亚迪牌的出租车。
“年,这里的油价1.2元人民币一升,今年(年)政府取消大幅度补贴,油价涨到了2.5元人民币一升,”新希望埃及公司的员工马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埃及人来说,油价不是负担,因此每天有大量的汽车在路上行驶,开罗的交通显得异常的拥挤。”
比拥堵的交通更为显眼的,是开罗的建筑外观。开罗大部分建筑的外墙都是黄色或者灰色的,向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是人们不愿意修缮外墙,而是阳光实在太猛烈,再加上沙尘多,外墙很容易就被晒成灰黑色。事实上,开罗的建筑外墙上还有数不清的卫星接收器。埃及没有有线电视,电视信号皆依赖于卫星传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开罗一些居民区的垃圾清运已经“失控”:一堆垃圾旁边,一位妇女正带着小孩在卖蔬菜和水果;一座满地垃圾的露天停车场里,两位看车人正悠闲地喝着茶……
开罗城市问题日益严重,正在建设中的新首都被寄予厚望,由此带来的大量基建工程也成为中资企业新的“淘金地”。
新首都建设是西塞当选总统后推出的一项工程,选址位于距离开罗约45公里的沙漠地带。从开罗出发,沿着新修通的“开罗-苏伊士”高速公路行驶不足40分钟便可抵达。新首都与开罗的地理关系类似雄安新区与北京,埃及政府打算在这里进行现代化的城市规划。
跟据项目官方网站信息,这座未来新城预计将容纳万人口,拥有万平方米大型商场和1万公里林荫大道。此外,新首都还将修建一个占地16平方公里的机场,面积是伦敦希思罗机场的1.3倍;修建一个占地8平方公里的首都公园,面积是纽约中央公园的2.5倍;修建一个中心商业区,面积是纽约中心商业区的1.5倍;修建一个政府行政区,面积是巴黎使馆区的2倍。
当地向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里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每次从新首都路过,都会发现有新的建筑修造起来”。这里目前有两家最知名的中资企业,分别是中国建筑和中国国家电网。
3月18日上午10时,中国建筑在埃及的最大项目、非洲新地标——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CBD)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新首都一期核心区,总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初步规划建设1栋米高的非洲第一高楼、12栋高层商业办公楼、5栋高层公寓楼和2栋高档酒店,共计20栋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
年1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埃及电力及新能源部签署了《埃及输电公司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总承包合同》。该项目是埃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电网升级改造,投资规模达7.58亿美元。
此外,中国亨通集团与埃及HitekNOFAL集团也在年开始合资建设埃及本地第一家光纤光缆工厂。埃及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长亚西尔·卡迪说,埃及政府正在规划建设包括新首都在内的16个新城,需要新建大量信息与通讯配套基础设施,光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科技企业的新机遇
谢满定是中海运埃及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埃及中国商会前会长。“7年前我刚来的时候,埃及中资企业只有20家,而现在有多家,”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塞西上台后大力发展同中国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中资企业来此淘金。此外,塞西大力发展基建的举措也创造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如今,埃及越来越重视对科技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培育。年8月6日,塞西在埃及科技日典礼上表示,科技是综合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科研投入近年来大幅增加。数据显示,埃及政府科研经费-财年为亿埃镑,-财年则增至亿埃镑。
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越来越多的中资科技企业开始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dlwz/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