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尖底瓶里的简明世界文明史仰韶文化播种苏美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

它的作用曾经被误以为是汲水,但是目前已经证实是用来酿酒的。

今日读到《半坡和姜寨出土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的酿酒功能》一文,文末总结道:

出现于年前最早的仰韶文化尖底瓶是一种新型的酿酒容器,…黍可能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饮酒方法之一。

注意这总结中提到的三点:

第一,年前的尖底瓶是一种新型酿酒容器,虽然早在年前的贾湖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酿酒证据,但是用尖底瓶来酿酒明显是一项独创性的新的技术突破:尖底更加有利于沉淀和发酵,因此直到今天的啤酒厂仍然采用尖底的啤酒罐。

第二,仰韶文化酿酒的主要原料是黍,这是起源于中国的植物。

第三,小口的形状决定了用芦苇管咂酒的饮用方式。

这三点,决定了世界文明的走向。

且看后来的苏美尔人和埃及人,都是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尖底酒瓶的形状,采用了用芦苇管咂酒的饮用方式。

下面几张图是苏美尔人在尖底瓶上用芦苇管咂酒的样子。

下列图是古埃及人用尖底瓶喝酒的样子。

下列图是我国彝族等少数民族咂酒的场景:

下图是近代咂酒的场景。

这个咂酒的传统,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跨越了七千年的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

甲骨文的“饮”字,同样还保留着这个用芦苇管从尖底瓶里面咂酒的形象:

这个甲骨文里的“饮”字,毫无疑问画的是一个尖底的酒瓶,旁边站着一个低头饮酒的人。

我原本以为人的嘴巴里画的是舌头,但又奇怪这人的舌头为何会分叉,今天才豁然开朗:

原来那是芦苇做的吸管!

古人造字,何等精妙!何等形象!

尖底瓶在古代埃及壁画中非常常见,法老墓中也出土了一堆:

看着这些场景,仿佛看到了年前的仰韶人劳作的场景。

仰韶人不但会把尖底瓶当成酿酒器,还会把一部分曾经酿过酒的尖底瓶当成棺材。

没错,就是瓮棺。仰韶时期大部分瓮棺都是用来埋葬儿童。

1件用于儿童瓮棺的尖底瓶应为该器物的二次利用。

无独有偶,我们在埃及同样看到了这样的葬礼仪式:

一模一样的瓮棺。

一模一样的儿童。

古埃及人的瓮棺葬出现在公元前年左右,明显是传承了仰韶文化的传统。

同样的葬式,同样的葬礼,代表了古埃及人就是来自仰韶的华夏先民。

下图是古埃及壁画上的葬礼,披麻戴孝和华夏一模一样。

孰先孰后?

显然是仰韶人把华夏文化传到了埃及。

同样的情况自然还有苏美尔。

传说中苏美尔人不知从何而来,进入了两河流域。

但是毫无疑问他们带来了仰韶人发明的尖底瓶和酒。

就连那苏美尔文字上酒瓶子的形状,也是一个标准的尖底瓶模样。

苏美尔人的文字,毫无疑问是仰韶人带来的。

因为这个酒瓶子,在甲骨文里面还能看到,就是这个样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lsyg/128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