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线咨询 http://pf.39.net/bdfyy/希腊化城市在外观上呈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征莫过于其规整的城市布局,但凡在此期间经历过大规模重建的城市多用此方式来布置新区,从希腊本土的帖萨洛尼卡、帖撒利亚的德米特里阿斯到中亚的阿伊·哈奴姆都能见到。这种布局常被称作希波达姆斯布局,也称网格状或棋盘式布局。
希波达姆斯式(棋盘式)城市布局是希腊化世界最为流行的城市布局,根据对希腊化城市遗址的考古发掘可见,以下的希腊化时期新建城市明显具有希波达姆斯的城市布局:帖萨洛尼卡、西吉昂的德米特里阿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奥龙特河畔的安条克、海滨的劳狄凯亚、奥龙特河畔的阿帕梅亚、皮埃里亚的塞琉西亚、杜拉-欧罗波斯、大马士革的德米特里阿斯、费勒德尔菲亚、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幼发拉底河畔的阿帕梅亚、幼发拉底河畔的塞琉西亚-宙格玛、贝洛亚、阿伊-哈奴姆和塔克西拉。
一、希波达姆斯式布局理论的形成
规整的城市布局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成熟的理论。学界通常将这种布局追溯至米利都人希波达姆斯,事实上,希波达姆斯并非这种布局的创立者。关于这种希波达姆斯式布局,学界至今争论较多。在有关希腊化城市规划与建筑的论著中,“棋盘式”、“网格式布局”等词汇出现频率极高,即便对传统的说法抱有疑问的人,也没法完全放弃这种联系。这种规整的城市布局,简单易行,尤其适合短期之内迅速建立的城市,从近东地区的建城历史来看,并非希腊人的独创。埃及的城镇也有不少采用类似的布局,早在第四王朝时期,吉萨的金字塔陵墓区域就是呈直角交错布局的,不少第十二王朝时期的要塞也呈网格状布局。
除此之外,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都是建城的热衷者,所建城市中同样也不乏规整的布局。然而,从目前来看,希腊人的城市布局并非古典时代以后直接源自埃及等近东地区,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直至公元前五世纪发展成熟并应用于重新规划城市布局的米利都、比雷埃夫斯和罗德岛等地。更有可能的是经过希波达姆斯的总结与改良才最终形成了一种共识。
二、对希腊式城市的规划布局问题的讨论
在希腊化时期建城活动展开之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都曾谈及希腊式城市的规划布局问题。柏拉图主张神庙应该坐落于市场附近以及城市边沿,以保证城市的圣洁。由于公共机构和法庭同样也是神圣的,它们也应该位于神庙近邻。他出于卫生与道义的角度反对建筑城墙,认为这样公民会对城墙寄托过多希望。亚里士多德最先明确提出“希波达姆斯布局”。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不仅包括选址,还包括朝向,从健康与政治、军事安全考虑,水源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极为推崇新式的希波达姆斯布局,但也认为旧式的曲折的街巷更有利于防御。他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兼具防御的优势又有美学的视觉效果。此外还讨论了各种建筑的位置以及市场。
可见,从空间上看希腊化时期采用希波达姆斯布局的新建城市西起马其顿南部沿海港口帖萨洛尼卡,东到中亚的阿伊哈奴姆;从时间上看,建城最早的也恰是是亚历山大在东征中建立的第一座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希腊化时期的建城活动大多都是相当现实的计划,希波达姆斯布局都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做出的,还要考虑到城市后来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些城市大多都采用了简单、标准的布局,街区整齐划一,主街与其余街道呈直角交错。规划布局时为市场以及其他公共建筑预留了空间,城墙走向通常与街道走向完全无关。
建城者不仅要根据当地地理环境,还要根据能够利用的物质资料作出一定的调整,有塞琉西亚-宙格玛和阿帕梅亚的例子足以证明。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虽然名为亚历山大所建,但事实上其主要的城市规划建设都发生于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有城墙环绕城市,街道按网格式布局,整座城市分为五个片区,分别以希腊字母A-E命名。根据《亚历山大传奇》,城墙是由亚历山大亲自划定的。
威克斯对帖萨洛尼卡的城市布局做了分析。舍恩贝克认为该城的规划是罗马时代完成的。大多数规整的街道都位于市中心,与主干道艾格纳提亚街或平行或垂直。平行街道互相之间间隔50米,只有两片区域打断了这种规则,大马士革也有类似的区域,索瓦热认为这有可能是市场。在圣德米特里教堂附近发现了一篇96-95年的有关体育馆管理的铭文与两篇罗马统治时期埃菲比的铭文,这说明体育馆很有可能就在这一位置。一些学者认为,今日看到的城墙就是循希腊化时期城墙而建的。
三、棋盘式布局的优点
塞琉古王朝的新建城市也大多采用了标准的棋盘式布局,城市通常有一条王路将城市一分为二,也决定着其他道路的走向。塞琉古王朝所建城市其城堡通常位于高地俯瞰公共区域,有坚固的城墙。但也有一部分城市例外,这主要是城市所在地的地貌决定的,尽管塞琉西亚位于平坦的两河流域,无天然地势可据,只能依靠周边的水体作为城防屏障。
首先,棋盘式布局之所以广泛适用于希腊化世界,与其简单的特点不无关系。这种布局方式早在古典时期的希腊城市就已经出现。欧文斯认为希腊化世界东方的许多希腊殖民地都形同兵营,这也使得新城必将反映出明显的军事特征许多新城布局极其规整,常常使用最简单的比例设计,这种刻板的模式显然是因王朝军事化统治导致的。
马歇尔在塔克西拉(西尔卡普)也发掘出一座典型的规整网格状布局的城市遗址。马歇尔:“城市是典型的希腊棋盘式,街道相互以直角交错,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建筑单元。尽管这座城市多次被毁,毁而再建,个体建筑上已经面貌大改,但是希腊式的整体布局一直较好地保存至城市史的最后。”在马歇尔眼中,严格规整的希腊式布局与印度和中亚不规整、随意的布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所谓希波达姆斯布局不仅表现在其简单规整的特点之上,在街道的走向、建筑的朝向上也有规律可循。希腊化时期的城市通常都有城堡、公共建筑区、居民区等功能区之分。城市通常都有一条主街,不仅是联系城堡、公共建筑区与主城门的通道,也是规范城市道路走向的标杆。公共建筑区的主要建筑如剧场、体育馆皆面向主街,其他城市道路或与主街平行,或与其呈直角交错。以德米特里阿斯为例,其公共建筑顺着道路走向布置,大多集中于城市西部,其中有一片市场,四周是画廊以及王宫,王宫紧挨着市场,这说明国王对市民政治生活的影响力。
希波达姆斯布局的街区通常呈1:2的长宽比。不论马其顿本土附近的德米特里阿斯还是塞琉古王朝在叙利亚和两河流域建立的城市皆遵循这一点。经历了多次的扩建后方达到罗马帝国时期的规模。
塞琉西亚之布局也有因地制宜之处。斯特拉波曾明确地说:塞琉古一世建立塞琉西亚城并将王宫搬往那里。那么塞琉西亚初建时应当也是依照王国都城的规格来建的。在已经发掘的希腊化王国都城之中,最具有对比参照价值的就是帕加马了。帕加马的宫殿位于卫城之上,是城市的最高点,周围还有图书馆、雅典娜神庙、英雄祠、军火库。无独有偶,阿伊·哈努姆遗址也有这样的卫城。然而,塞琉西亚没有显著的地势差以区分上下城。它位于开阔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一个四面临河的城市,没有任何制高点可据,因此没有如帕加马以至阿伊·哈努姆遗址所具有的天然有利的地形,也就不存在这种卫城。
然而,塞琉西亚很有可能有着明显的分区。前文提到塞琉西亚巧妙地利用了商路的主干道和运河的分岔,将城市分为三个功能区。城市的北区实际上扮演了传统希腊城镇中的卫城角色。根据考古发掘,王国的宫殿很可能位于北区中央,在此处发现了王室的封印等器物。其两侧为两片神庙区,在地表以下显示有数层铺砖的痕迹,这也能证明城市历史未曾出现过断裂,从建城伊始起,这片区域作为宗教崇拜的区域一直没有变过。可见,塞琉西亚的城市分区虽然在外观上不如雅典、帕加马依靠地形所做的分区直观明显,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河流和商路对城市进行分区,可见,塞琉西亚的这种城市布局是希腊人到达巴比伦尼亚的新的地形环境所作出的灵活应对。
总结
规整式城市布局在希腊式城市发展的早期虽屡有出现,但是并未流行。旧式的城市道路狭窄、曲折,这在防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规整的布局则单调重复,并不适合阶层分化、职业各异、贫富有别的城市。然而对于以政治、军事为主要目的建立的新城市而言却简单易行,这正是希腊化新建城市大量采用希波达姆斯布局的主要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lsyg/1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