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郑州博物馆年的年度大展——“大河文明展”在文翰街馆开幕了!
特好看!
这次展览共展出来自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领域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珍贵文物件(套)。一展看遍大河文明,过瘾!
我最感兴趣的是埃及文物,这次展览没有让我失望,不用出国,就近距离地看到了动物木乃伊、木棺、楔形文字……
然而,看着看着,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为啥这些埃及展品,都来自意大利?
看地图,意大利和埃及,隔得这么老远呢。埃及的东西咋就跨越了地中海,跑到意大利去了呢?
欸欸欸,你说这到底是为啥?
回家之后,我就开启了搜索模式。功夫不负好奇人,果然,答案被我找到了!
下面,咱们就来这次“大河文明”展参展的重要意大利展馆之一——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古文明的历史渗透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关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神秘传说和旅行者的见闻,就已经在意大利都灵地区流传了。意大利人对尼罗河畔灿烂了三千多年的古埃及文明充满了向往。
古罗马时期考古挖掘地曾出土小青铜雕刻的阿匹斯神像——阿匹斯是古埃及最重要最受推崇的公牛神。这些文物说明,意大利早就有了受古埃及影响而流传的宗教仪式。
萨沃伊家族的强力推动
著名的萨沃伊家族从11世纪起就开始统治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地区,19世纪,该家族统一了意大利,成立王国。文艺复兴时期,萨沃伊家族为了巩固统治,为城市都灵的诞生增加神话色彩,开始大量引进埃及传说。
年,萨沃伊公爵赞助了《都灵》一书的出版。这本书以薄伽丘等作家的作品情节为基础,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都灵的起源:都灵发源于波河河畔,一位来自埃及的王子在都灵溺水身亡。
年,《都灵史》出版,这个传说再度被引用,埃及王子的故事增加了更多细节:王子从亚平宁半岛北部而来,计划在波河河畔建立都灵城。
两本书相隔一百年,两位作者却像约好了一般,都在书中提到都灵这个城市名字的来源,以及借阿匹斯公牛神为城市构建了一个标志——公牛。
萨沃伊家族不满足于神话故事的创作,还砸出了数量不菲的真金白银用于购买大量古埃及文物或仿品。
植物学教授的寻宝之旅
18世纪,贸易往来、科技进步和探险的兴起,欧洲大陆上形成一股搜寻古文物的风潮。古埃及成为热门“寻宝”目的地。在皇室贵族和宗教机构的资助下,探险家们涌向世界各地。
谁都想在这波考古竞赛中赢得先机。这时,萨沃伊家族再度展现了浓厚的兴趣与强大的实力,他们赞助了都灵大学植物学教授领导的考察队。
考察队的任务,除了研究新贸易路线的可行性,还要收集各类文物、手稿、木乃伊、钱币、矿物和植物标本,收集到的东西,都放在大学的博物馆里。
植物学教授的考察之旅用了三年,从年走到年,他的足迹遍及埃及、西奈山、巴勒斯坦、叙利亚和伊拉克。
在尼罗河河谷,植物学教授发现了宝藏:三尊规格一流的女神、王后和法老的雕像,还有包括油灯和动物木乃伊在内的数百件小物品。
在前往印度的途中,植物学教授的生命结束于印度洋海底。如果印度之旅顺利,也许这位教授会为都灵带回更多东西。
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副产品
古埃及的法老和神祇不会想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充满了神秘气息的埃及文化成为了主流审美。
埃及文化元素在艺术界和建筑界的运用大行其道。很多别墅、楼房和城堡的壁画和地毯,都用埃及神祇形象来装饰。在贵族圈和知识分子圈,人们狂热地谈论着埃及文明。
这一切,要从拿破仑远征埃及说起。跟随拿破仑的军队,一群学者来到了尼罗河河谷,他们的研究和考证,拉开了古埃及文物学研究的序幕。
野心勃勃的外交官
拿破仑手下有一名外交官,出生于意大利的皮埃蒙特。他作为法国驻埃及领事长年居住在埃及。此人兼具商人的精明、探险家的胆识和政治家的远见,在埃及的日子,他沿着整个尼罗河河谷进行了不知疲倦地探索和发掘,还在所有神殿的墙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可惜当时的埃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浑然不知,任西方各国的探险家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挖宝竞赛。
拿破仑的外交官是这群人里最勤奋也是收获最大的一个,他收集到了数计百计的艺术珍品:法老雕像、神祇雕像、石棺、有重要意义的莎草纸文本、家具用品、乐曲、石碑、木乃伊和部分陪葬品。
最初想买下这批收藏品的是法国皇家博物馆,因价格没谈拢谈判中断。意大利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意大利人收集到的藏品,应当回归故乡——意大利。
又是萨沃伊家族出手,经过三年的漫长谈判,交易终于达成。这些埃及文物回“家”了——回到了意大利皮埃蒙特的首府都灵。藏品安放于都灵科学院,也是现在的埃及博物馆所在地。
后来,经过了藏品合并、采购和捐赠,终于形成了如今都灵博物馆的规模——收藏有从前王朝时期到科普特时期横跨四千年的文物,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埃及博物馆之一。
“前往孟菲斯和底比斯的道路从都灵开始。”19世纪初著名的埃及象形文字破译者、法国人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如是说。
因此,想了解埃及文明的秘密,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地。
故事讲完了,亲爱的读者,你们有啥想法?评论区告诉我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xzqh/1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