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命道路中7数的影响,过了流年7后,对神秘学发生了兴趣。一直觉得这是门高深的学科,因为它们的神秘,人们对它们不了解,产生很多误会或者诋毁。有的人觉得它们深奥,从而追随并崇拜;有的人觉得是故弄玄虚,嗤之以鼻并大加抨击。
在我看来,它和所有学科一样只是一门学科,有自己的知识领域,有追随者也有不屑者,有学得好的,也有学不好的,你不得不承认,人有天赋差别,学的东西和擅长的东西就不一样。把它当成知识去学习和应用就好,不故弄玄虚,亦不妄自菲薄。
如果去追溯生命灵数学的最早推崇者,要算生活中古老埃及以及中东地区,特别是巴比伦地区的希伯来人和迦勒底人。翻开故纸堆,早在数千年前,中国、罗马、日本、印度、希腊等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应用生命灵数了。
现代意义上生命灵数的开创者,是公元前年左右出生在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勾股定理”的发明者,还是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很少有人知道他在生命灵数学领域的贡献,研究人员将他称为“生命灵数学的鼻祖”。
关于毕达哥拉斯的记录很少见到,仅能找到的资料显示,他个性迷人,充满号召力,是一名受人爱戴的老师。
大约50岁的时候,他在意大利克罗托纳创建了一所神秘学院,成为“半圆”,教授数学、占星术和音乐。学习者不限男女,但所学知识不允许书面记载,而且所以学生都必须誓守5年的静默期,以此来激发学习者深层的冥想和宗教信念。
直到他去世后,这些秘密教学才被记录,世人也才得以见到它们的面貌。
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命运都可以用数字来解释,也正是根据这样的理论,他创建了生命灵数学的系统。
到了现代,朱莉娅·斯坦顿博士致力提升生命灵数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正是她将“姓名与数字的科学”这一旧时称呼改为“生命灵数学”。
生命灵数学可能是最不为人知的一门学问,但有趣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如今生命灵数学集中应用于探索内在秘密以及预测未来上。
所谓生命灵数学,是对数字的神秘本质所做的研究,通过揭示不同数字蕴含的不要含义来展现每个人独特的天分、能力和个性,它的目的在于理清宇宙和人的关系,帮助人们认识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
生命灵数学有着不同的流派。
起源于古老的希伯来地区,依据现存最古老的字母表之一的希伯来字母表计算。由于希伯来字母表仅含22个字母,所以卡巴拉系统中的数字组合有限,仅能用于计算姓名。
也称为“神秘灵数学”,是最古老的灵数学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每一个字母都有其不同的能量和代表自己的数字,但数字9没有被赋予任何一个单独的字母,只可以作为最终计算结果的和而存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认为9是一个非常神圣、不可侵犯的数字。迦勒底流派既计算人的生日,又计算人的姓名,但因本身复杂性,没有形成流行。
这是迄今在西方应用最为广泛的灵数学系统,使用便捷,毕达哥拉斯是这个流派的创始人。这个流派不仅对姓名和生日进行分析,还对两者之间的特殊联系做研究。计算时要用到1-9全部数字,并对11、22这样的“卓越数字”进行区别对待,系统严谨,推理缜密。
在所有灵数学流派中,它大概是最不为人知的一种。它需要借助一系列倒金字塔结构,从中揭示出当事人重要的性格特质。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将每一个字母转换成数字后,最后的和都是,正好等同于一年的天数。
脱胎于卡巴拉灵数学,在其基础上做了改进。它的诞生反映了罗马字母表的变化。
灵数学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流派,因文化而异,呈现不同的样貌。
日本有一种古老的系统称之为“气”,就是基于生日中的数字所显现的模式来进行预测。非洲也有一种独特的占卜术用到了数字。
中国的《易经》中同样也用到生日为人们进行命运的推演和预测,这与生命灵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中国,数字灵数学与《易经》进行了融合,将五行、五色等相生相克的原理与数字融合,使之更为精妙完整,具有了中国特色。
人的一生都在和数字打交道,从出生的时间开始,读书、工作、游玩,哪里都有数字的身影。到了今天,基于大数据强大的推算能量,更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食、住、行、游、购、娱,哪一样后边都有数据的影响力。
从0-9,十个小小数字,演绎着无穷无尽的变化,这些变化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谁掌握了这些数字能量,谁就等同于拥有了世间最宝贵的财富。而它们就在哪里,等着人们的不断发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人们凭借自己聪明的大脑,会发掘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字能量,人类社会也会因为这样的发现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生命灵数学作为广博数字学中的一隅,仅就生命数字对人的影响做出推算,帮助人们迅速了解自己的个性、天赋、弱势、能力、挑战、人生使命和社会角色,指引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洞悉自我本质,进而善待他人,感知生命的可贵,最终走向幸福,走向成功。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也仅就生命灵数学知识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通过生命灵数学的解析,帮助信任它的人管理自己,了解他人,洞悉人性,让人们因为理解和懂得开释心怀,消除误会,达到心灵疗愈的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申明:本文资料参考陈红旭女士所著《与生命灵数相遇》一书,在此表示感谢。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修改。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lsyg/1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