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探究古埃及与阿克苏姆的文明交往


一、引言

古埃及与阿克苏姆的文明交往是地中海贸易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两地区的文明交往为东地中海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两种文明的交往与碰撞并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在长时段的历史背景之下所形成的物质文明交流的结果。国内关于两地区文明交往的研究少之又少,至今仍没有专门性的文章发表。虽然国外学者对两种文明的交往进行了相关性研究,但仅仅是从非洲史的研究角度出发,所以本文试图突破固有的非洲史框架研究,将两种文明放到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论述,试图分析和总结两地区文明交往所产生的影响。

二、古埃及与阿克苏姆文明交往的历史渊源

研究古埃及与阿克苏姆两种文明的联系,必须对两种文明交往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究此问题不能单纯地从一个角度出发,应该多维度地观察古埃及与阿克苏姆两种文明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深入思考两种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对周围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1.从时间对比两种文明

从时间上对比,埃及文明远远早于阿克苏姆文明。然而,关于两种文明的往来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史料来证明,所以古埃及与阿克苏姆两种文明的联系显得非常模糊,但通过近期考古资料的不断被发现,分析得出:古埃及与阿克苏姆两种文明在史前时代就有了一定联系。大约距今1万年之前,居住在埃塞俄比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从厄立特里亚北部到哈雷里一带地区的岩石上,刻着他们那些无脊隆的长角牛角图像,他们的畜群和同一时期在撒哈拉地区和尼罗河流域饲养的畜群相似壁画的发现证明了埃塞俄比亚与尼罗河流域两地区的古代居民很早就有了往来,且考古挖掘出的农作物表明:史前时代两地区的居民就已经发生了长距离的贸易往来与物品交换。

2.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分析,两地区都位于非洲板块的东北部,埃及最南端的边界与阿克苏姆北部疆土是相连的,又因为尼罗河贯穿南北,所以两种文明存在着一定的地域联系。阿克苏姆包括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属于阿克苏姆王国的辖地。菲利普斯在《蓬特和阿克苏姆:埃及与非洲之角》一文中从古埃及与其他邻国的关系角度出发,通过贸易往来、商品交换及宗教传播等方面论证了蓬特与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地区的先后不同的文化关系。由于蓬特与阿克苏姆都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所以蓬特与阿克苏姆文明同属于埃塞俄比亚文明。

3.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两种文明产生了一定的交融

公元前—前年埃塞俄比亚地区出现了大量的规模较小的集中定居点,涌现出来的酋邦领导人或首领可能受益于与古埃及的贸易联系,古埃及称此地区为“蓬特地区”,而“蓬特”的商人把黄金、木材、芳香油和兽皮经红海出口到埃及。约公元前年第五王朝的第八任法老杰德卡拉·伊塞西统治时期一直持续到约公元前年拉美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与蓬特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一直以来从未间断过。托勒密统治时期的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地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红海贸易进行的,托勒密二世对红海沿岸进行了开发,此时的经济、政治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三、贸易往来的路线探索

自古以来,古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交往不断,由于两地区距离的缘由以及考古资料出土,古埃及与阿克苏姆文明交往的表现主要以经济交往为主。由于双方长期的贸易往来,于是就产生了两条贸易路线:一条是沿着尼罗河而进行的陆上贸易路线,另外一条则是沿着红海沿岸进行的海上贸易路线。

1.尼罗河流域进行过的陆上贸易路线是否存在

关于尼罗河流域进行的陆上贸易路线的存在,大多数学者众说纷纭,本文认为该路线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早在法老统治时期的埃及就已经形成了沿着尼罗河而进行的尼罗河贸易路线,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航海技术的提高,加之人们想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求奇珍异宝以及后来红海贸易的发展,这些都是导致尼罗河陆上贸易路线衰落的原因。原始资料的出现与考古资料的挖掘,证明了这条路线存在的真实性,两地区的贸易交往也为努比亚地区与阿克苏姆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红海贸易路线的开展

红海贸易路线的开展,其发展历史悠久。法老统治时期的埃及就开始探索到达红海沿岸的贸易路线,托勒密统治时期的埃及由于红海贸易的发展,其贸易范围继续向南推进,其势力范围到达了非洲之角,这也证明了此时的埃及在古代世界史上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罗马帝国时期以埃及为中心形成了属于罗马独有的贸易范围,所以本文认为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处于东部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过对两条贸易路线的整理发现,两条贸易路线都是在古代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条是沿着尼罗河进行的陆路贸易路线,历史悠久,其价值不言而喻。第二条是沿着红海海岸所开发的海上贸易路线,它主要是在贸易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进行的,这也为后来的罗马—拜占庭时期的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两条路线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但由于史料匮乏,两种文明之间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史料来加以佐证。

四、文化往来的交流互动

关于非洲文明的发展,布鲁代尔评价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处于“一种正在形成的人文主义”阶段,从此人们陈述非洲的价值有了一定的可行性。[15]地处东北非的两个地区,古埃及和阿克苏姆有着深厚的地域联系以及长时间的贸易交往,本文认为双方的往来为两种文化的交往与互通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因为物质交往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地带动文化的交流,所以两种文明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构成了古代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两地区的文化往来不断向人们诉说着独有的文化价值。罗马—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与阿克苏姆两地区文明发展显得别具一格,罗马—拜占庭统治时期的埃及,在固有的文化基础之上衍生出了具有罗马—拜占庭帝国风格的埃及文化,而位于非洲之角的阿克苏姆同样处于文明交汇处,

两种文明的交往与碰撞为后来的阿克苏姆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二者的文化往来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宗教方面;另外,随着近几年来考古物品的出现,在碑文、语言、文字及瓷器等方面的往来也有显现,所以两地区的文化交往时间可以进一步向前追溯,并且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使埃及文化由相对封闭变得相对开放,使古代东北非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共存并荣的局面。

五、总结

古代东北非地区交汇的古埃及和阿克苏姆,都是比较相对闭塞的国度。一条贯穿南北的尼罗河从埃塞俄比亚高原出发向北流入地中海,把两地区联结到了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文明交往与碰撞。埃及文明主动传播,阿克苏姆则被动接受。两种文明的交往涉及经济、政治及文化的三个方面:史前时代,由于长距离的物品交换,两地区人民就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往来。法老时期,由于埃及实力强大,双方交往呈现了一种暴力交往的态势。托勒密统治时期,双方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红海贸易进行的,故双方的往来主要以经济交往为主。罗马—拜占庭的埃及与阿克苏姆因为基督教传播的缘由关系更为密切,并且此时的东北非文化呈现出一种文化共存并荣的局面。总之,古埃及与阿克苏姆两种文明的往来体现出了一种双向互动的交往态势,双方经济、文化的交往成为了红海贸易以及地中海贸易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埃及为中心,使东地中海地区呈现出了网格状的文明交往格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haladicar.com/lsyg/13894.html


当前时间: